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2001年修正)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4:49:57  浏览:830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2001年修正)

建设部


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103号

  《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1年8月23日建设部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 俞正声
二○○一年九月四日

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

  建设部决定对《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加强对城市房屋便器水箱质量和应用的监督管理,节约用水,根据《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删除第二条中的“《通知》和《规定》的”。

  三、将第四条中的“凡《通知》限定期限以前竣工的房屋”修改为“原有房屋”。

  四、删除第五条。

  五、删除第六条中的“第四条规定的”。

  六、将第七条改为第六条,修改为“建设单位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仍安装淘汰便器水箱和配件的,应当追究责任者的责任,经主管部门认定属于设计或者施工单位责任的,由责任方赔偿房屋产权单位全部更换费用和相关的经济损失。”

  七、删除第十条中的“或其授权的部门”;并在“按测算漏水量月累计征收3—5倍的加价水费,并可按每套便器水箱配件处以30—100元的罚款”后增加“最高不超过30000元”。

  八、删除第十二条。

  九、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二条,修改为:“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供水和节水管理部门对本办法具体组织实施。”

  此外,对部分条文的文字和条文的顺序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重新发布。 


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

  (1992年4月 17日建设部令第17号发布,2001年9月4日根据《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城市房屋便器水箱质量和应用的监督管理,节约用水,根据《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房屋便器水箱和配件产品生产、销售以及设计、施工、安装、使用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房屋便器水箱和配件的应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新建房屋建筑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便器水箱和配件。凡新建房屋继续安装经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已通知淘汰的便器水箱和配件(以下简称淘汰便器水箱和配件)的,不得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供水部门不予供水,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更换。

  第四条 原有房屋安装使用淘汰便器水箱和配件的,房屋产权单位应当制定更新改造计划,报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分期分批进行改造。

  第五条 公有房屋淘汰便器水箱和配件所需要的更新改造资金,由房屋产权单位和使用权单位共同负担,并与房屋维修改造相结合,逐步推广使用节水型水箱配件和克漏阀等节水型产品。

  第六条 建设单位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仍安装淘汰便器水箱和配件的,应当追究责任者的责任,经主管部门认定属于设计或者施工单位责任的,由责任方赔偿房屋产权单位全部更换费用和相关的经济损失。

  第七条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漏水严重的房屋便器水箱和配件,应当责令房屋产权单位限期维修或者更新。

  第八条 房屋产权单位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便器水箱和配件出现质量问题,在质量保证期限内生产企业应当对产品质量负责。由于产品质量原因引起漏水的,生产企业应当包修或者更换,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九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按测算漏水量月累计征收3—5倍的加价水费,并可按每套便器水箱配件处以30—100元的罚款,最高不超过30000元:

  (一)将安装有淘汰便器水箱和配件的新建房屋验收交付使用的;

  (二)未按更新改造计划更换淘汰便器水箱和配件的;

  (三)在限定的期限内未更换淘汰便器水箱和配件的;

  (四)对漏水严重的房屋便器水箱和配件未按期进行维修或者更新的。

  第十条 按本办法征收的加价水费按国家规定管理,专项用于推广应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便器水箱和更新改造淘汰便器水箱,不得挪用。

  第十一条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房屋便器水箱应用监督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供水和节水管理部门对本办法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建设部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二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任职回避,是《人民法院报》社推出的201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关键词的第七项。
关于任职回避,无论字面意思,还是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对于以法律为业的法官们来说,含义浅显,清楚明了。身在审判一线的法官,每一次开庭时,都会向当事人解释并征求意见;遇到文化不高的,还要用通俗的语言作一番能够让他听明白的释明。虽然,诉讼中的回避与我们所讲的任职回避并非同一概念,但却体现在案件审判上。然而,知晓并非意味着主动执行,从上级法院的规定到各位法官们的落实,其中的确还有诸多需要讨论并付诸行动的问题。
任职回避,首先从法院内部做起。关于法官任职的回避,有最高法明确而清楚的规定,按说法院、法官以此执行即可。可实际情况是,不敢说法院比比皆是,有违规定的现象却确实存在。当年有媒体报道,某法院院长的智障儿子在法院领工资,儿子虽不是法官身份,但是否适宜在法院工作,其实是无需争议的,即便他的儿子考取了司法资格。有时会想,法官自身和其他人一样,有自己家人、亲朋的就业等问题需要解决,但为什么一定要违规到法院工作呢?这些情况非是法官自身或法院领导有意而为之的。当有诸多垄断性国企一家人工作其中(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有,一烟草局长领导之下,其近亲属竟达二十余人),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官二代现象屡屡为社会诟病却难以阻止时,法官的任职回避不能很好的落实也就在所难免。当然,这样分析并非替没有回避的法官辩解,只是,当某一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就不可能靠某一个部门、某一项规定予以解决。况且,即便法院院长的儿子到法院工作,把关、盖章的部门除了法院自己,还有当地相关组织、人事部门和省级法院,有的地方还要求县市委书记或县市长签字方可入编。
如果说前述情况某些时候是法院或法官有意为之,至少是“间接故意”,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只能是法院人事或上级组织部门方可解决的,非法官自身可为,即法官们因婚姻关系产生的任职回避。这种情况在不少法院、法官之间都有出现,且出现之后,不少法官无论是出于生活考虑,还是工作考虑,有的会主动提出回避申请,其结果往往是久拖不决的为多。一些地方采取法检两家交流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比较妥贴的解决方式。如果不考虑法官婚前的专业、职业,不考虑法官任职的条件比其他职业更高,随意安置,在当前我国各类职业间工资、待遇、升迁等均极不均衡的情形下,至少会打击以公正、公平为己任的法官们工作的积极性。
任职回避,继而引起关注的便是法官与律师间的关系。最高法在2011年专门出台了相关规定,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法院领导和审执岗位的一线法官。此项规定,包含在三大诉讼法关于回避规定的情形之中,法官们已不能仅仅视其为法院系统内部的规定,它已经涉及具体某一案件程序是否违法。所以,法官们当予以更高程度的重视。而实际上,它也同样为案件另一方的当事人所关注。关于此项,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法院没有权利干涉律师的执业;如果因为案件需要回避,应当是法官回避,而不是律师不得代理。最初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后来仔细研读最高法的规定,法院规定是要求法官主动回避,而不是要求律师。
任职回避,还需要考虑法官与其他诉讼参与人。我们知道,法律服务市场,除了律师在从事,在我国,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法律工作者。在广大农村、基层,其所占市场份额,远超过律师。同时,这部分市场,因为法律工作者本身素质的良莠不齐,其乱象与执业律师相较,尤甚。
除前述几项,回避的范围,着实有些有限。从规定的题目就可看出。《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的规定(试行)》,配偶子女自在回避范畴,其他近亲属其实同样应该回避。《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规定公务员要进行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其涵盖的人的范围包括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我们国家的法官都是公务员,且是比其他公务员任职资格高得多、行使权力大的多、社会期待高的多的公务员,任职回避范围至少不得比其他公务员小。


作者:刘振厚
单位: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法院
邮编:464100 电话:0376-6362288

中国银行关于1999年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宜的通知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关于1999年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宜的通知
中国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行,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
市、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杭州市、济南、浦东分行:
为进一步完善规范中国银行的统计制度,准确、全面地反映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1999年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1998]591号文) 的要求,现将中国银行1999年本、外币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望各行接此通知后,速传辖属,遵照执行。

一、关于本、外币金融统计制度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1999年的本、外币金融统计制度在1998年现行制度的基础上进行部分修订,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银统92表。
1.修改、新增以下项目指标:
-------------------------------------------------------
|序 | 中国银 | | 中国人民 | | |
| | | 项目名称 |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号 | 行项目 | | 银行编码 | | |
|--|-------|-------|----------|--------------------|--|
| | |代中央银行买卖| |增加“942中央银行外币人民币资金 | |
| 1|71E3 | |1111E3000 | |修改|
| | |外汇人民币资金| |往来”(借方) | |
|--|-------|-------|----------|--------------------|--|
| | |中央银行外币人| | | |
| 2|71E6 | |1111E6000 |取消“942”科目归属 |修改|
| | |民币资金 | | | |
|--|-------|-------|----------|--------------------|--|
| | | | |增加“802国外同业活期存款”(借 | |
| 3|71985 |活存透支 |111198500 |方)“810外事企业活期存款”(借 |修改|
| | | | |方) | |
|--|-------|-------|----------|--------------------|--|
| 4|71F22 |预缴税金 |1111F2200 |取消“772预缴税金” |修改|
|--|-------|-------|----------|--------------------|--|
| 5|81922 |其他暂收款 |113192200 |(减)772预缴税金 |修改|
|--|-------|-------|----------|--------------------|--|

| | |代中央银行买卖| |增加“942”中央银行外币人民币资 | |
| 6|81A3 | |1131A3000 | |修改|
| | |外汇人民币资金| |金往来”(贷方) | |
|--|-------|-------|----------|--------------------|--|
| | |中央银行外币人| | | |
| 7|81A6 | |1131A6000 |取消“942”科目归属 |修改|
| | |民币资金 | | | |
|--|-------|-------|----------|--------------------|--|
| 8|8221 |中长期金融债券|113221000 |“859已发行债券”(长期) |修改|
|--|-------|-------|----------|--------------------|--|
| | | | |“849待摊发行债券溢价及购买债券 | |
| 9|8223 |其他中长期债券|113223000 | |修改|
| | | | |折价(减)751待摊发行债券折价” | |
|--|-------|-------|----------|--------------------|--|
| | |其中:现金借方| |“701现金、703运送中现金”两科目 | |
|10|711-1 | |111111000 | |新增|
| | |发生额 | |借方发生额 | |
|--|-------|-------|----------|--------------------|--|

| | |其中:现金贷方| |“701现金、703运送中现金”两科目 | |
|11|711-2 | |1111112000| |新增|
| | |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 | |
|--|-------|-------|----------|--------------------|--|
| | |附报项目:逾期| | | |
|12|74-1 | | —— |“740逾期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呆滞| | | |
|13|74-2 | | —— |“730呆滞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呆账| | | |
|14|74-3 | | —— |“739呆账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一般| |“7301呆滞贷款、7391一般呆账贷 | |
|15|74-4 | | —— | |新增|
| | |性不良贷款 | |款、7403逾期其他贷款” | |
|--|-------|-------|----------|--------------------|--|
| | |其中:港澳及国| |“901港澳及国外联行往来”(借贷轧 | |
|16|71781-2| | —— | |新增|
| | |外联行 | |差后的借方余额) | |
-------------------------------------------------------
续表
-------------------------------------------------------
|序 | 中国银 | | 中国人民 | | |
| | | 项目名称 |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号 | 行项目 | | 银行编码 | | |
|--|-------|-------|----------|--------------------|--|
| | |其中:承兑汇票| |“7303银行承兑汇票呆滞垫款、7396| |
|17|7216F-1| | —— |银行承兑汇票垫款、7401逾期应收 |新增|
| | |垫款 | |承兑汇票款” | |
|--|-------|-------|----------|--------------------|--|
| | |新股申购冻结资| | | |
|18|814331 | |113143310 |暂无会计科目归属 |新增|
| | |金 | | | |
|--|-------|-------|----------|--------------------|--|
| | |其中:港澳及国| |“901港澳及国外联行往来”(借贷轧 | |
|19|81681-2| | —— | |新增|
| | |外联行 | |差后的贷方余额) | |
|--|-------|-------|----------|--------------------|--|
| | |其中:单位定活| | | |
|20|82111-2| | —— |8351单位定活两便存款 |新增|
| | |两便存款 | | | |
|--|-------|-------|----------|--------------------|--|
| | |其中:个人定活| | | |
|21|82141-1| | —— |8352个人定活两便存款 |新增|
| | |两便存款 | | | |
-------------------------------------------------------
2.说明:1999年92表制度中增加了现金借、贷方发生额两项指标,该两项指标按月报送,旬报免报;其归属为“701现金、703运送中现金”两科目的当月借、贷方发生额。同一报告期的中银统96表中“本期业务库存”应与中银统92表中“现金”余额相等,各行在上报时,注意核对两表
之间的关系。
(二)中银统93表。
1.93表中“7A1(一)拆放同业”至“7A1422外资或中外合资非银行金融机构”,“8A1(一)同业拆借”至“8A1422外资或中外合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共计98个指标,自1999年起暂不报送,即各行在上报时,该98个指标金额均报“0”。
2.取消“8A63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款项”项目中会计科目归属“857长期应付款”。
(三)中银统96表。
1999年现金报表中,将原报表中支出项目“612二、产品采购支出”分解为以下两个项目:
1.将原“612”项目名称修改为“二、工矿及其他产品采购支出”项目,其归属为: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采购的工矿产品、手工业产品及砖、瓦、沙、石等,收购的废品和收兑金银及采购其他商品的现金支出。
2.增设“61B十一、农副产品采购支出”项目,其归属为: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包括饮食店、饭店及招待所)采购农、林、牧、副、渔产品的现金支出。
3.取消原报表中“612-1其中:农副产品采购支出”项目。
中银统96表的表式详见附件。
(四)中银统97表。
1.修改、新增以下项目指标:
-------------------------------------------------------
|序 | 中国银 | | 中国人民 | | |
| | | 项目名称 |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号 | 行项目 | | 银行编码 | | |
|--|-------|-------|----------|--------------------|--|
| 1|11D12 |期收款项 |1611D1200 |取消“796期收款项” |修改|
|--|-------|-------|----------|--------------------|--|
| | | | |增加“802国外同业活期存款”(借 | |
| 2|11713D |活存透支 | —— | |修改|
| | | | |方) | |
|--|-------|-------|----------|--------------------|--|
| | |名称修改为:其| |7402逾期“三贷”资金外汇贷款及 | |
| 3|11F1-1 |中:“三贷”外| —— |“三贷”项下转入“730、739”部分 |修改|
| | |汇垫款 | |余额 | |
|--|-------|-------|----------|--------------------|--|
| 4|21912 |期付款项 |163191200 |取消“896期付款项” |修改|
|--|-------|-------|----------|--------------------|--|
| 5|13-1 |或有资产 | —— |增加“796期收款项” |修改|
|--|-------|-------|----------|--------------------|--|
| 6|25-1 |或有负债 | —— |增加“896期付款项” |修改|
|--|-------|-------|----------|--------------------|--|
| | |其中:保函、信| |“7406信用证垫款、7407保函垫款、| |
| 7|11F1-2 | | —— |7302信用证垫款、7306保函垫款、 |新增|
| | |用证垫款 | |7394信用证垫款、7395保函垫款” | |
|--|-------|-------|----------|--------------------|--|
| | |附报项目:逾期| | | |
| 8|14-1 | | —— |“740逾期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呆滞| | | |
| 9|14-2 | | —— |“730呆滞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续表
-------------------------------------------------------
|序 | 中国银 | | 中国人民 | | |
| | | 项目名称 |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号 | 行项目 | | 银行编码 | | |
|--|-------|-------|----------|--------------------|--|
| | |附报项目:呆账| | | |
|10|14-3 | | —— |“739呆账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一般| |“7301呆滞贷款、7391一般呆账贷 | |
|11|14-4 | | —— |款、7403逾期其他贷款”(三科目中 |新增|
| | |性不良贷款 | |均不含“三贷”项下转入一逾两呆部 | |
| | | | |分余额) | |
-------------------------------------------------------
2.“796、896”两科目自表内调整至表外,如两科目余额出现不平时,其调整方法同中银统92表,即参照中银财[1997]598号文中的规定予以调整。
(五)中银统98表。
1.调整、修改以下项目指标:
--------------------------------------
|序号|中国银行项目| 项目名称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
| 1| 1A64 |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款项|取消“796期收款项”|修改|
|--|------|-----------|-----------|--|
| 2| 1A9D |13.买入远期资产 |796期收款项 |修改|
|--|------|-----------|-----------|--|
| 3| 2A53 |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款项|取消“896期付款项”|修改|
|--|------|-----------|-----------|--|
| 4| 2A6D |13.卖出远期资产 |896期付款项 |修改|
--------------------------------------
2.“1A1(一)拆放同业”至“1A1524境外外资金融性公司”,“2A1(一)同业拆入”至“2A1524境外外资金融性公司”共计64个指标,自1999年起暂不报送,即各行在上报时,该64个指标金额均报“0”。
二、关于库存现金专项统计报表
(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指示,决定自1999年1月1日起停止报送库存现金专项统计报表。
(二)1998年12月末库存现金专项统计报表,各行于1999年1月4日12:00之前报达总行统计处。
三、各类报表上报时间
(一)1999年各类报表上报时间。
1.中银统91表、92表(月、旬报)、95表、96表、97表(月、旬报)、100表,以上各表1999年的上报时间仍按1998年的规定执行。
2.中银统93表、98表各行于季后12日内报达总行,各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行应提前1~2天报达所属省行,以便省行按时汇总上报总行。
(二)1998年底各类报表上报时间及其他事项。
1.中银统93表、98表1998年第四季度报表,各行务必于1999年1月12日前报达总行。
2.中银统97表1999年1月上、中旬,2月上旬共三次旬报免报,2月中旬起恢复正常上报。92表2月上旬免报,其他时间正常上报。
3.中银统91表1999年2月18日(周四)的周报免报。
(三)1999年各张报表的上报时间凡遇节假日、双休日一律不顺延。
四、关于1998年本、外币结转数报表的上报事宜
(一)中银统92表、97表1998年12月末结转数于1999年1月20日前报达总行。
(二)中银统93表、98表1998年12月末结转数于1999年2月24日前报达总行。
(三)各行在上报中银统92表、97表1998年12月末结转数报表时应注意:92表中“846本年利润”、97表中“245本年利润”,该两项下所属各子项在上报时金额均应报“0”。
(四)各行在上报1998年12月末结转数报表时,各张报表的文件名仍采用原1998年12月末的文件名,因此,各行在上报时应注意区分数据,以免错报。
(五)各行在上报1998年末结转数报表时,本、外币各项存、贷款合计数字应与原1998年12月末相关报表的数字一致,不得随意改动,请各行注意核对。
五、其他注意事项及要求
(一)1999年本、外币统计制度修改、新增指标较多,各行接此文件后要认真、仔细核对,及时修改,调整电脑程序,准确上报。
(二)凡遇月报、季报为同一报告期的,各行一定要认真核对月、季报中的有关对应指标,加强复核,杜绝差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各行要重视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应举办统计方面专项培训,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不断提高的统计工作的要求。
(四)本文中各类报表制度。自上报1999年1月份报表起执行,1998年末结转数报表亦按1999年制度执行。

附:

中国银行人民币现金收支项目月报(中银统96表)
金额单位:万元
-----------------------------------------------------------
|中国银| |中国人民 | | |中国人民 |
| | 项目名称 | |中国银行项目| 项目名称 | |
|行项目| |银行编码 | | |银行编码 |
|---|----------------|-----|------|-----------------|-----|
|5 |收入总计 |121000000 |6 |支出总计 |122000000 |
|---|----------------|-----|------|-----------------|-----|
|51 |收入合计 |121100000 |61 |支出合计 |122100000 |
|---|----------------|-----|------|-----------------|-----|
|511 |一、商品销售收入 |121110000 |611 |一、工资性支出 |122110000 |
|---|----------------|-----|------|-----------------|-----|
|512 |二、服务业收入 |121120000 |6111 |1.国家工资及奖金支出 |122111000 |
|---|----------------|-----|------|-----------------|-----|
|513 |三、税款收入 |121130000 |6112 |2.国家对个人其他支出 |122112000 |
|---|----------------|-----|------|-----------------|-----|
|514 |四、城乡个体经营收入 |121140000 |6113 |3.部队存款支出 |122113000 |
|---|----------------|-----|------|-----------------|-----|
|515 |五、储蓄存款收入 |121150000 |6114 |4.其他单位工资性支出 |122114000 |
|---|----------------|-----|------|-----------------|-----|
|516 |六、其他金融机构收入 |121160000 |612 |二、工矿及其他产品采购支出 |1221B0000 |
|---|----------------|-----|------|-----------------|-----|
|517 |七、居民归还贷款收入 |121170000 |613 |三、行政企事业管理费支出 |122130000 |
|---|----------------|-----|------|-----------------|-----|
|518 |八、汇兑收入 |121180000 |614 |四、城乡个体经营支出 |122140000 |
|---|----------------|-----|------|-----------------|-----|
|519 |九、有价证券收入 |121190000 |615 |五、储蓄存款支出 |122150000 |
-----------------------------------------------------------
续表
-----------------------------------------------------------
|中国银| |中国人民 | | |中国人民 |
| | 项目名称 | |中国银行项目| 项目名称 | |
|行项目| |银行编码 | | |银行编码 |
|---|----------------|-----|------|-----------------|-----|
|51A |十、其他收入 |1211A0000 |616 |六、其他金融机构支出 |122160000 |
|---|----------------|-----|------|-----------------|-----|
|51A-1 | 其中:兑换外币收入 |1211A1000 |617 |七、居民提取贷款支出 |122170000 |
|---|----------------|-----|------|-----------------|-----|
| | | |618 |八、汇兑支出 |122180000 |
|---|----------------|-----|------|-----------------|-----|
| | | |619 |九、有价证券支出 |122190000 |
|---|----------------|-----|------|-----------------|-----|
| | | |61A |十、其他支出 |1221A0000 |
|---|----------------|-----|------|-----------------|-----|
| | | |61A-1 | 其中:兑换外币支出 |1221A1000 |
|---|----------------|-----|------|-----------------|-----|
| | | |61B |十一、农副产品采购支出 |122120000 |
|---|----------------|-----|------|-----------------|-----|
|52 |内部现金收入 |121200000 |62 |内部现金支出 |122200000 |
|---|----------------|-----|------|-----------------|-----|
|53 |同业往来收入 |121300000 |63 |同业往来支出 |122300000 |
|---|----------------|-----|------|-----------------|-----|
|54 |由人民银行发行库领取现金 |121400000 |64 |缴回人民银行发行库现金 |122400000 |
|---|----------------|-----|------|-----------------|-----|
|55 |由银行(人民银行)业务库领取现金|121500000 |65 |由银行(人民银行)业务库支取现金 |122500000 |
|---|----------------|-----|------|-----------------|-----|
|56 |信用社(其他银行)缴存现金 |121600000 |66 |信用社(其他银行)支取现金 |122600000 |
|---|----------------|-----|------|-----------------|-----|
|57 |前期业务库存 |121700000 |67 |本期业务库存 |122700000 |
|---|----------------|-----|------|-----------------|-----|
|58-1 | 附:代发工资 |123200000 |68-1 |净投放(+)/回笼(-) |123100000 |
-----------------------------------------------------------



1998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