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淘汰企业取得的赠款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1:27:22  浏览:941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淘汰企业取得的赠款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淘汰企业取得的赠款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通知
国税函[2005]700号

2005-07-06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我国于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按照《议定书》对缔约国的要求,1993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在《议定书》多边基金的资助下,我国从1998年开始,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领域进行淘汰工作。2002年和2004年,我国获得《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会批准并开始实施“中国四氯化碳生产行业淘汰计划”和“中国逐步淘汰三氯乙烷生产行业计划”,对全氯氟烃、哈龙、四氯化碳、三氯乙烷的生产企业关闭生产线或削减生产量。现对这些企业获得的《议定书》多边基金赠款的所得税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顺利履行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义务,对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过招标确定关闭生产线或削减生产量的全氯氟烃、哈龙、四氯化碳、三氯乙烷生产企业(名单附后)所获得的《议定书》多边基金赠款,可视为有特定用途的基金,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各级税务机关应对有关企业接受赠款的运用情况进行认真监督检查。

附件:2001年至200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淘汰企业名单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五年七月六日

附件

2001年至200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淘汰企业名单

1.苏州市新业化工有限公司
2.常熟市虞东化工厂
3.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厂
4.增城市欧明化工有限公司
5.临海市利民化工有限公司
6.浙江省东阳化工有限公司
7.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8.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
9.常熟三爱富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0.山东海化集团寿光灭火剂厂
11.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重庆天原化工总厂
13.重庆天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4.泸州鑫福化工有限公司
15.四川鸿鹤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6.浙江巨化化工矿业有限公司
17.南通世洋化工有限公司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

鄂政办发〔2003〕104号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工作规则

  一、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决定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政策、措施、办法,批准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年度实施计划。

  二、领导小组实行会议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处理重要问题的制度。领导小组会议包括全体会议和组长办公会。

  三、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由组长主持,全体成员参加。领导小组成员因故不能出席会议,要指派本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代表出席。列席人员根据会议需要确定。会议议题由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调水办)商有关部门提出,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确定。

  四、领导小组组长办公会不定期召开,研究解决临时性重大问题。由组长或委托副组长主持,与议题有关的领导小组成员参加。

  五、省调水办根据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组长办公会研究的结论性意见整理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分别由组长或受委托主持会议的副组长签发,印发领导小组成员及与会议决定事项有关的单位。

  六、领导小组会议议定的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有关事项,由省调水办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办理,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主动解决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提交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的事项,应先送省调水办汇总。提交会议讨论的事项,会前由省调水办征求有关部门及有关市的意见。

  九、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工作由省调水办负责办理。

  

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分部门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省委宣传部

  1、组织搞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我省抢抓南水北调机遇促进经济发展的舆论宣传,坚持正确的导向,营造湖北支持南水北调工程的氛围。

  2、组织省级新闻媒体开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宣传专栏,突出进行宣传。

  3、负责组织宣传全省加强和配合南水北调建设的好典型、好经验。

  4、配合中央和涉外新闻媒体,对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行舆论监督和宣传报道。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1、负责组织对南水北调与湖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研究。

  2、负责把握机遇,促进相关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关工作。

  3、会同省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中央对湖北省南水北调相关建设项目的支持。

  4、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湖北省南水北调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

  省财政厅

  1、监督项目法人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南水北调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及办法。

  2、负责落实湖北省南水北调建设管理机构管理经费及有关专项资金。

  3、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省国土资源厅

  1、负责组织南水北调工程湖北省境内工程建设、管理和移民安置项目的土地征用及相关政策的落实。

  2、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丹江口水库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监测和治理。

  3、负责南水北调工程湖北省境内压覆矿产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省交通厅

  1、负责与南水北调相关的汉江中下游航道整治项目的协调。

  2、负责和配合做好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汉江中下游梯级开发及引江济汉工程交通设施项目工作。

  3、协助做好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与国家及省内交通设施交叉衔接建设的协调工作。

  省建设厅

  1、负责协调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安置区城乡建设规划编制的审查并监督实施。

  2、负责对湖北省境内南水北调工程中所涉及的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建设的建筑市场秩序进行宏观监管。

  省文化厅

  1、负责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相关地区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

  2、负责对湖北省境内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文物古迹的认定和发掘。

  省移民局

  1、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丹江口水库淹没实物指标、环境容量调查及移民安置规划,参与制定安置措施。

  2、负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境内的移民安置工作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3、参与丹江口库区库底清理工作。

  4、负责管理移民专项资金并进行检查监督。

  5、指导移民工程监理工作。

  省环保局

  1、负责组织编制汉江中下游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报批后组织实施。

  2、负责指导协调南水北调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做好丹江口水库库区环境保护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工作。

  省林业局

  1、负责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南水北调工程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并组织实施。

  2、负责协调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林地征用许可、林木采伐和恢复。

  3、参与丹江口库区库底林木清理工作。

  省卫生厅(省血防办)

  1、参与制定丹江口库区库底湖北省卫生清理工作技术方案及丹江口库区库底卫生清理工作。

  2、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湖北省丹江口库区库底卫生清理效果评估与检查验收工作。

  3、负责组织湖北省丹江口库区疾病监测。

  4、参与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中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的设计、论证、效果评估和检查验收,负责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血吸虫病疫情监测与防治。

  省通信管理局

  1、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期间通信畅通。

  2、负责协调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范围内通讯设施的迁建。

  省电力公司

  1、保证南水北调建设期的电力供应。

  2、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开发汉江中下游水电资源。

  3、负责协调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范围内电力设施的迁建。

  省水利厅

  1、负责编制与南水北调相关的汉江中下游防洪、水资源配置和水土保持规划,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2、负责指导制定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办法,并督促执行。

  3、指导制定在建工程度汛方案,督促落实有关度汛措施和责任。

  4、指导处理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重大方案性问题和争议较大的技术问题。

  5、负责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组建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项目法人,监督指导项目法人完成工程建设管理任务。

《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办法》

交通部


《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办法》
交通部


第一条 为加强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旅客运输的管理,促进省际道路旅客运输(以下简称省际客运)健康发展,维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从事营业性省际客运的经营者应遵守本办法;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运政管理机关负责本办法的实施。
第三条 省际客运包括:
(一)毗邻省之间以及跨越一省或数省的道路旅客运输。
(二)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外省)设置经营机构,从事道路旅客运输。
第四条 省际客运线路规划、协调、审批工作由交通部负责:
(一)交通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省际客运的发展规划。
(二)重点的省际客运班线由交通部审批。其范围由交通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和调整。
(三)一般的省际客运班线,由交通部授权相关省的省级运政管理机关协商审批;协商发生争议时,由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报交通部协调、裁决。
第五条 省际班车客运线路按以下程序审批:
(一)申请从事省际客运的经营者,应向当地县及县以上运政管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线路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见附件一),并提交可行性报告(有对开协议或进站代办协议等材料的,应一并提交)。运政管理机关受理申请后,逐级审核上报至省
级运政管理机关。省级运政管理机关审核签署意见后,将《审批表》及有关资料寄送终到地所在省的省级运政管理机关审核。
(二)班车终到地的省级运政管理机关收到《审批表》后,应在送达之日起40日内将签注审核意见的《审批表》及有关资料邮寄退回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
(三)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收到终到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的审核意见后,对于需要在第三省停靠补充客源的班线,应将经终到省审核的《审批表》及有关资料分别寄送补充客源省的省级运政管理机关。
(四)补充客源省省级运政管理机关应在收到《审批表》及有关资料20日内,将已签注本省审核意见的《审批表》及有关资料邮寄退回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
(五)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收到有关省级运政管理机关的审核意见,并汇总所有资料后,根据线路分类,按以下规定办理:
1、对于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线路报交通部审批。
2、对于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的线路,双方意见不一致,但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认为仍有必要批准的,应将有关资料一并报交通部协调、裁决。
3、对于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的线路,双方批准同意后,由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印发批准文件,并报交通部备案。
(六)经批准的省际客运班线,按班次需要,由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发给统一的省际客运线路审批附卡(见附件二)和省际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见附件三),并将批准文件和《审批表》的复印件抄送途经省的省级运政管理机关。
未批准的,应及时通知申请者。
第六条 申请的省际班车客运线路,应符合省际客运发展规划。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优先予以批准:
(一)拟投入高级客车、卧铺客车的;
(二)双方经营者已签订对开协议或进站代办协议的;
(三)已批准的班线因故变更经营者的。
第七条 省际客运班车可以由相关省的运输经营者对开,也可以由一省的运输经营者单开。需增加班次时,应优先批准未开班的一方,但不能以对等为由,要求先开班的一方减班;如未开班的一方因运力等原因仍不能开班时,应允许另一方继续增加班次。
第八条 在已批准的省际客运线路上,因季节或节假日等原因,客流突然增加,需要临时加班时,经营者凭车站的加班申请单,向车籍地县及县以上运政管理机关或授权的派出机构,申领由省级运政管理机关核发的省际加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见附件四)后,方可运行。
加班车一般只负责本省到外省的加班任务,若回程载客,须由配载车站在原行车路单上签注配载情况并盖章。营运时和加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同时使用。
加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在规定的班次或时限内有效。
第九条 在已批准的省际客运线路上,因特殊原因,正班车不能运行,需要派车临时顶班或救援时,顶班或救援车可凭加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运行,发放标志牌的运政管理机关在备注栏内注明顶班或救援的原因。
顶班车按正班车对待。
第十条 省际包车客运管理:
(一)包车必须使用包车票,不得使用其它票种。
(二)包车必须签定“包车预约书”。
(三)包车一律使用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核发的省际包车客运线路标志牌(见附件五)。
经营者凭“包车预约书”在车籍地县及县以上运政管理机关申领省际包车客运线路标志牌。
包车不需征得终到省运政管理机关同意。
(四)单程的去程包车回程载客和单程的回程包车,必须得到回程客源所在地县及县以上运政管理机关核准。
往返包车(“包车预约书”上已注明回程载客),按“包车预约书”载客。
第十一条 春运期间,对客源集中、客运压力大、矛盾突出区域的省际客运,可由交通部根据实际情况,协调省际加班车、包车运力安排,并对有关牌证式样等问题作出规定。
第十二条 省际旅游客运管理:
(一)省际旅游客运定站点、定时间发车、定线营运的,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省际班车客运线路审批程序办理,并核发省际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
(二)省际旅游客运非定站点、定时间发车、定线营运的,由经营者提出申请,报车籍地省级运政管理机关批准,凭统一的省际旅游客运标志牌(见附件六)运行,不需向相关省运政管理机关申报。
(三)旅游客车不得沿途揽客。
第十三条 出租汽车省际客运管理:
八座(含八座)以下出租汽车跨省运送旅客时,必须标志齐全,凭交通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证》运行。允许返程载客,但不得停留异地经营。
九座以上出租汽车跨省运送旅客时,视同包车办理。
第十四条 省际客运线路标志牌和线路审批附卡的管理:
省际客运线路标志牌和线路审批附卡根据交通部统一规定的样式和内容,由交通部有关部门监制,省级运政管理机关发放,经营者按有关规定使用。
省际客运线路标志牌和线路审批附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价管理条例》的规定,向经营者收取工本费。
第十五条 省际客运经营者除遵守国家关于道路旅客运输的各项规定外,还应做到:
(一)从事省际客运的经营者须按规定的线路、班次运行,不得无故停班、延班、并班、改线。
(二)按客车标记定员载客,严禁超载。
(三)营运里程400公里(含400公里)以上的班车在行驶途中必须配备双司机或实行其它行之有效的轮休制度。
(四)已经批准的班线必须在六个月内筹备开班,逾期不开的,原批准文件自动失效,经营者向省级运政管理机关交回有关牌证。
开班后经营期不得少于三个月。需停班时,提前三十天报车籍地县及县以上运政管理机关批准;停班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报省级运政管理机关批准;停班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取消经营者对该班线的经营权。
第十六条 组建全国性或跨省区域性的旅客运输企业,由注册地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交通部审批,报批时应附主管部门批文(无主管部门免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资信证明等有关材料。
全国性或跨省区域性的旅客运输企业在各省的分支机构,接受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
第十七条 运输经营者需要在外省设立运输分支机构、运输代理机构的,应在征得原批准开业的运政管理机关同意后,由分支机构、代理机构所在地县及县以上运政管理机关审查批准,接受当地运政管理机关的管理,使用驻在地的运输统一单证。
第十八条 省际客运车辆违章时,按《道路运输违章处罚规定(试行)》的规定查处。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其它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一、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线路审批表
二、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线路审批附卡
三、省际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
四、省际加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
五、省际包车客运线路标志牌
六、省际旅游客运标志牌
附件一: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线路审批表
×字 号
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线路







经营者名称:

地 址:

电 话:

邮 编:

填表日期 :

(省级运政管理机关全称)
----------------------------------
|基| 经营者名称| |
| |------|-----------------------|
|本| 经营许可证| |
| |批准经营范围| |
|情|------|-----------------------|
| |经营许可证号| |工商营业证号| |
|况| | | | |
|-|------|-----------------------|
| |固定资产原值| | 流动资金 | |
| |------|-----------------------|
|资| |普通型| 大 中 小 |
| | |---|-------------------|
|格| |中 级| 大 中 小 |
| | 现有客车 |---|-------------------|
|审| |高 级| 大 中 小 |
| | |---|-------------------|
|查| |共 计| |
| |------------------------------|
| |已开行省际 |条 班 | 停车场面积 | |
| |客运班线 | | | |
|-|------|-----|-------|---------|
| | 始发地 | | 终到地 | |
| |------|-----------------------|
| |途经主要地点| |
| |------|-----------------------|
|申|途中停靠站点| |
| |------|-----------------------|
| |途中救援点 | |
|请|------|-----------------------|
| | 班车类别 | | 营运里程 | |
| |------|-----|-------|---------|
|线|拟投入车型 | |车辆标记座位 | |
| |------|-----|-------|---------|
| | 班 次 | | 线路牌数量 | |
|路|------|-----------------------|
| | |名称| |
| |互 营|--|-----------------------|
| |企 业|地址| |
| | |--|-----------------------|
| | |电话| |邮编| |
----------------------------------

--------------------------------
| |车籍地省级运管部门审核意见及说明 |
| |----------------------------|
| | |
| | |
|审|----------------------------|
| |终到地省级运管部门审核意见 |
| |----------------------------|
|批| |
| | |
| |----------------------------|
|意|途经省省级运管部门审核意见 |
| |----------------------------|
| | |
|见| |
| |----------------------------|
| |交通部主管部门审批意见 |
| |----------------------------|
| | |
| | |
--------------------------------
附件二: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线路审批附卡
-------------------------------------------
| 经营者名称 | | 车籍地 | |
|-------|------------| 省级运 | |
|经营许可证号 | | 管部门 | |
|-------|------------| 审 核 | |
|起点| |终点| | | |
|-------|------------| (盖章) | 年 月 日 |
| 主要途经地 | | | |
|-------|------------|-----|--------------|
|主要停靠站点 | | | |
|-------|------------| 交通部 | |
|班次| |车型| | 主管部 | |
|-------|------------| 门审批 | |
| 班车类别 | |(盖章) | 年 月 日 |
|--------------------| | |
|线路标志牌号 | | | |
|--------------------|--------------------|
| | 自 年 月 日 | |
|有效日期|---------------|说 明: |
| | 至 年 月 日 |1、发放给经营者线路标志牌时,同时发给已|
|----|---------------| 按规定填写、盖章的本卡。 |
|批准文号| |2、将本卡贴在线路标志牌背面备查。 |
|----|---------------|3、本卡有效期一年,年审时换发新卡。 |
|备 注 | | |
-------------------------------------------
附件三:省际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
------------------------
| 省 际 班 车 |
| |
| 起 点 ———— 讫 点 |
| |
| (省简称)交运班字××××号 |
------------------------
说明:
1、班车标志牌尺寸为:480×220(mm)
2、本标志牌为铝质材料,凹字喷漆、正面磨砂工艺,底色为铝本色。
3、第一行字为黑色仿宋体,字大小为35mm×27mm。
4、第二行字为红色黑体字,字高度为100mm,宽度为60~70mm,
随字数多少而改变。横线为黑色,宽10mm,长度随字数而改变。
5、第三行字为黑色仿宋体,字大小为30mm×18mm,号码为红色阿拉伯数字。
6、当起讫点字数超过六字时,可适当加长标志牌长度。
附件四:省际加班车客运线路标志牌
------------------------
| 省 际 加 班 |
| |
| 起 点 ———— 讫 点 |
| |
| (省简称)交运加字××××号 |
------------------------
(正面)
-----------------------------
|经营者名称 |
|---------------------------|
|经营许可证号| |道路运输证号| |
|------|-----|------|-------|
|车号 | |车型 | |
|------|--------------------|
|主要途经地 | |
|------|--------------------|
|有效日期 | |
|------|--------------------|
| 备 注 | | 发证机关 | |
| | | (盖章) | |
-----------------------------
(背面)
说明:
1、加班车标志牌尺寸为:480mm×220(mm)。背面表格尺寸为:440×180(mm)。
2、本标志牌为纸质材料。
3、正面字体、字号、颜色、大小参照附件三。背面表格内字采用黑色仿宋体,字号根据排板确定。
4、若该车为顶班车或救援车,则在备注栏中注明,同时说明顶班原因;若有其它有关事项,也须在备注栏中注明。
附件五:省际包车客运线路标志牌
------------------------
| 省 际 包 车 |
| |
| 起 点 ———— 讫 点 |
| |
| (省简称)交运包字××××号 |
------------------------
(正面)
-----------------------------
|经营者名称 |
|---------------------------|
|经营许可证号| |道路运输证号| |
|------|-----|------|-------|
|车号 | |车型 | |
|------|--------------------|
|主要途经地 | |
|------|--------------------|
| 有效日期 | |是否往返载客| |
|------|-----|------|-------|
| 备 注 | | 发证机关 | |
| | | (盖章) | |
-----------------------------
(背面)
说明:
1、包车标志牌尺寸为:480mm×220(mm)。背面表格尺寸为:440×180(mm)。
2、本标志牌为纸质材料。
3、字体、字号、颜色、大小参照附件三。
4、单程包车回程载客时,回程客源所在地县及县以上运政管理机关在备注栏中签注意见,并盖章。
5、接受运政检查时,和“包车预约书”同时出示有效。
6、春运期间按各省规定执行,热点地区按交通部规定执行。
附件六:省际旅游客运标志牌
------------------------
| |
| 省 际 旅 游 |
| |
| |
| (省简称)交运游包字××××号 |
------------------------
(正面)
-----------------------------
|经营者名称 |
|---------------------------|
|单位地址 | |
|------|--------------------|
|车号 | |
|------|--------------------|
|经营区域 | |
|------|--------------------|
|有效日期 | |
|------|--------------------|
| 备 注 | | 发证机关 | |
| | | (盖章) | |
-----------------------------
(背面)
说明:
1、旅游车标志牌尺寸为:480×220(mm),背面表格尺寸为:440×180(mm)。
2、本标志牌为纸质材料。
3、第一行字为100mm×70mm大小的红色黑体字。
4、第二行字为30mm×18mm大小的黑色仿宋体字。
5、背面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大小参照附件四。






1995年9月12日